各位同学:
在科学、精准、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,按照《合肥工业大学志愿服务认定实施细则(试行)》要求,鼓励学生利用寒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,弘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,发挥专业技能,参与居住地社区防控排查、社会秩序维护、医护子女辅导、线上支教、便民利民服务、关爱留守儿童、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活动,为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,我院在2021级学生中开展暑假志愿服务活动,具体活动安排如下:
一、活动对象
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
二、活动时间
2022年7月18日—2022年8月28日
三、活动内容
积极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志愿服务、积极参与云端、线上志愿服务、有序参与暑期志愿服务等,以实际行动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赤子之心,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坚定信念,表现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、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。
(1)积极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志愿服务
按照当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,积极加入居住地疫情联防联控志愿者队伍,服从调配安排,发挥自身优势,全力辅助一线工作人员,协助开展排查登记、体温监测、文明劝导、卫生防疫、物资储备等工作,做疫情联防联控的生力军。
(2)积极参与云端、线上志愿服务
志愿者以线上服务为主要形式,发挥云端优势和便利性,开展“为 奉献者奉献”专项志愿服务,精准对接抗疫一线医务人员、基层民警、 社区工作者等一线工作人员家庭中的老年人和未成年子女,开展学业 辅导、读书交流、亲情陪伴、心理辅导、疫情防护教育等志愿服务,帮助解决后顾之忧。
(3)其他志愿服务[冯1]
符合志愿服务要求的其他公共服务、社区服务、扶弱帮困、生态文明、乡村振兴、校园文明方面的志愿服务。
四、时长认定
1)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应为学校各单位、青年志愿者组织、班级团(党)支部,或经学校认可的各类学校、政府机构、社区街道、企事业单位、公益组织等;
2)原则上在“返家乡”、“三下乡”等社会实践和赛事中开展的志愿活动不再记为志愿活动时长。
3)志愿服务时长记录起止点为志愿服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,以1小时为最小计数单位,学生志愿服务时长每日认定一般不超过8小时;
4)学生参加非学校统一组织的志愿服务时长每学期认定上限为30小时,本科阶段认定总计不超过60小时。对于有重大突出贡献的,认定时长可适当放宽;
5)参加同一项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只能进行一次志愿时长认定。
五、认定材料
1)志愿服务证明:填写《学生个人校外志愿服务活动认定表》,并且需要活动组织方(街道、社区、公益组织等)签字盖章,并留下活动组织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,及活动参与评价,后续会进行追踪核实。
2)照片或者视频:照片5张以上,图像清晰,照片内容为本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;视频3分钟以内,画面清晰,视频能够展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过程。
3)文字材料:简洁说明寒假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、志愿心得,需写明志愿者个人信息,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、地点、志愿服务时长及表彰奖励等,800字以内。
4)其他材料: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,需要提供相关链接和截图;获得表彰奖励的,需要提供证书图片等证明材料。
六、投稿方式
1)学生本人需将上述材料以电子稿形式、证明材料扫描后以图片的形式打包后进行投送,文件命名方式为“暑假志愿服务+专业班级+姓名+学号”并将文件发送至邮箱:1989237863@qq.com。
2)经学院评估认定后,由春蚕社在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系统录入志愿服务时长。相关材料由春蚕社保管。
3)活动参与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9月20日止,逾期不再接收。
五、其他有关说明
1)学生本人需自愿参与,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,就近就便参加暑期志愿服务活动,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。
2)个人应依据流程进行申报,并对其提供的志愿服务经历和时长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。
3)由春蚕社对志愿时长进行统计、评估、认定,校团委进行监督考核。
4)对在志愿服务认定中弄虚作假的学生组织或个人,按照《合肥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》等规定予以严肃处理。
5)相关认定规则遵循《合肥工业大学志愿服务认定实施细则(试行)》规定,2020级及之前的学生遵循旧版志愿服务认定实施细则,不参与本次活动。
未尽事宜,请联系管理学院春蚕社
活动交流QQ群:515016083
向海群15222918367
许 欣15209884656
管理学院
2022年7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