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工业大学第三届“立德树人奖”获奖者骆正清教授风采
骆正清老师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,将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放在首位。他以身作则,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。
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课堂上,骆老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,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。自2012年9月开始,骆老师每周保持着“5+2”的生活,周一到周五5天在宣城校区工作,周六和周日2天在合肥校区工作。
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,近五年的本科生教学工作量年均400学时以上。从大一管理认知实习、大二专业基础课、到大三、大四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,骆老师尽心尽责,将德育元素融入其中,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也能接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。通过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,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领悟道德的真谛。
骆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,作为系主任,带领系里承担了企业竞争模拟大赛、三创赛、市场调查大赛等一系列校区赛事。其本人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国家级奖50余项,所在系的学生累计获省部级和国家级奖数百项。指导的学生有多人被保送至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上海交大、复旦大学、中科大、南京大学、西安交大、国防科大等高校继续升造。
骆老师十分注重教学研究,带领团队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展一系列的研究,《组建跨学科团队,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》《依托学科竞赛,培养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》等项目分获2019年、2018年、201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骆老师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,注重观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,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,同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,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。
合肥工业大学第三届“立德树人奖”获奖者李姚矿教授风采
从教30多年来,李姚矿老师坚守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教育使命,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。
他深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,更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引路人。他在讲授《税法》《投资学》等课程中,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,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、方法,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,鼓励他们勇于探索、敢于创新。
他主编出版安徽省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、智慧会计特色专业系列教材《新编资产评估学》,参与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《企业管理学》。参加的“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”和“‘互联网’+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决策模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”两个项目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。
李老师始终以身作则,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高尚的师德风范。他对待学术严谨求实,对待工作兢兢业业,对待学生关爱有加,这些品质都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工作中,李老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“传帮带”作用,在备课、授课、教研等教学环节认真指导团队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,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。近年来,团队青年教师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共3项,安徽省软科学等省部级项目多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,出版专著1部。
与此同时,李老师将众筹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公益实践,参与发起公益众筹项目“为拉萨盲童点亮夜空”,为拉萨盲童筹款用于购买专用阅读设备,解决盲童的迫切需求,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了解和关爱拉萨盲童这个群体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合肥工业大学第三届“立德树人奖”获奖者张仁华老师风采
张仁华老师长期坚守在教学管理工作一线,任劳任怨、兢兢业业,用一颗匠心维护学院教学工作平稳运行。
学院合肥校区拥有本科生固定规模约1500人,长期以来张老师担任本科教学专职教学管理人员,工作中严于律己、宽以待人,合理安排工作,多年来确保学院本科教学各项工作平稳推进,为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可行高效的做法。
张老师时常以一颗爱心育学生。他常年保持着对毕业班学生逐一排查学分、加强短缺学分预警的习惯,想学生之所想、急学生之所急,每一位短缺学分学生都邀请到办公室逐一沟通指导,苦口婆心教导学生认真学习、努力毕业,用爱心培育学生、默默地为学生保驾护航。对学习有特别困难的学生,张老师会采取全程跟踪的形式加以关注。在张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,许多短缺学分的同学经过努力顺利达到毕业要求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2023届毕业生中有一位长期受到疾病影响的学生,张仁华主动与该生辅导员、家长保持沟通,并针对该生的特殊情况,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,帮助该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。张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搞不清楚和不会操作的东西请直接到教学办公室解决”。
在“我们拥有共同事业”的学院文化熏陶下,张老师时时付一颗暖心对同事,是同事们心中暖心热情的“老大哥”。教学管理规范纷繁复杂、本科教学工作包罗万象,有时候学院专任教师对某一项政策或教学活动不明了时,第一时间就是找张老师。张老师时刻主动服务,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业务知识为老师们答疑解惑、出谋划策,树立了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良好口碑。